“请您摇下车窗,我们需要测量您的体温。”手持体温测量仪,手臂戴着红黄相间的袖章的学校大门执勤人员,对进出校园的每人每车进行体温测量、询问登记等。
按照教育部的“五个一律”和自治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“十严格”要求,疫情防控期间,学校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,严格校门管控,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,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,进入校门者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。校门口24小时值班,领导干部带班值班,问询登记、测量体温......这些都是校门口的日常。20日开始,学校大门推广使用“扫码抗疫情”登记系统,实行了校园扫码出入制度。
突如其来的疫情,防控形势的严峻,使得2020年的开端显得很不平常。关于学校延迟开学的通知,已经发了两次:2月24日前不得开学,3月1日前不得开学。我们收拾行李的手也放下了两次。今天,本该是开学的日子,听说共青林的桃花、山楂花都已经开了,但校园里依然空旷,格外安静。在这份安静里,那些忙碌的身影也便显得格外清晰。
大年三十那天接到疫情防控的任务安排便开始了工作。工作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:线上工作期间,我们需要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,每天利用电脑、手机处理各种防控文件和数据信息;线下主要是弹性办公,线上不能有效解决的事情就需要到办公室或者是现场处理。刚开始每天工作超十小时,哪里有需要我就会去。”对于学校卫生所的李文江医生来说,今年的寒假变成了一场战“疫”。年前制定的寒假计划统统不作数,陪伴家人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。
学校实行了网格化管理。同学们每天都要以宿舍为单位,按时向舍长报告自身的身体状况等信息。这对于一些“半夜睡不着,早上睡不醒”的假期综合症的小伙伴来说,还真是一个考验。春节期间,李文江医生负责了一段时间的信息汇总工作,此外,他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线上对老师和同学们的“防疫疑问”进行解答,目的就是为了大家更有效地做好防护。面对尚有许多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,“刚开始的时候是会有担心的,但是我本身就是学医的,工作本来就是我的职责,只要自己做好科学防护,同时也帮助老师同学们做好科学防护,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。”李文江医生这样说道。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,内心更多的是一份责任。
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,学校从2月11日开始对全校的教职工住宅区实施楼栋长管理机制,原则上每栋楼配备1名(个别配备2名)楼栋长。全校32栋楼的楼栋长分别组建了本栋楼人员的微信群或者QQ群,负责牵头开展本栋楼人员的疫情防控宣传、人员排查登记和服务协调、意见建议反馈等联防联控工作。
“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。”西区博雅苑教职工住宅一栋一单元的楼栋长肖盛誉这样说道。作为楼栋长,他要了解目前哪家人是一直在小区里居住着的;哪家人是回了家乡过年还没有返校的,什么时间返校,一同返校的家属还有谁;哪些又是还没有入住的......他早早就建了一个微信群,把二维码放到博雅苑的大群里面,让一栋一单元的住户们扫码入群,在群里及时把学校大门的防控措施告诉大家,出入证、上班证要怎么领,如何使用,入户调查系统信息要怎么填报,买菜可以加什么群等等。
在群里,肖盛誉也经常叮嘱住户少出门,希望住户有什么困难及时跟他说。实在有需要出门的,他会叮嘱住户做好防护措施,戴口罩,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等等。对于他而言,作为一名党员楼栋长,楼栋就是他坚守的党员责任区,就有责任服务好住户。
疫情防控,物资保障至关重要。前线医护人员脸上的一道道“疫”痕,让人充满敬意,也让人心疼。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,也是疫情防控物资条件保障组的组长,杜延波一直带领同志们为学校防控物资的储备想方设法,找了各种渠道。在提及疫情防控物资的时候,他不假思索地报出了一大串精确的数字。他说:“前线各方都缺物资,采购非常困难,学校每天在一线的防控人员都必须要有物资保障,我们也是天天盯着想办法。现在很多地方工厂企业都全面复工了,相信会越来越好。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前期的努力,采购和筹集到了一批口罩、手套、体温计、酒精、洗手液、测温枪、消毒液等物资,能够满足当前防控工作的需要,但我们也还在努力,因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为开学后的防控工作做好物资储备。”
自接到防控疫情工作安排之后,物资条件保障组的工作人员纷纷赶回岗位。“组里像韦小梧同志是从贵港赶回来的,潘天德同志是从玉林赶回来的。”每位同志都是不容易的,杜延波老师也一样,从陕西宝鸡到贺州的距离是1700多公里,他携着爱人和孩子自驾18个小时奔赴我院防疫的第一线。“当时什么都没想,这是工作责任,在开车回来的路上一心想的就是安全快速地到达学校。”财务处的老师们也积极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经费保障,疫情防控相关支出按照“特事特办、急事急办”的原则,及时保障防疫物资的采购工作。
采访大家的过程并不容易,不是因为不配合,而是他们共同认为:“这没有什么值得说的。”在与这些“守护者”的交流中,几乎总是能听到这样一句话:“我只是在做本职工作而已。”相信对于全体守卫我院的人来说,若干年后回望,这一定是一段难忘的日子,因为我们并肩抗“疫”,共同守护着我们的校园和师生、家人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