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校组建了20支暑期实践团队、近300名师生深入贺州市三县两区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期间,实践团在200多个村屯走街串巷,通过党史知识竞赛、唱红歌、“我讲党史故事”等方式,用老百姓听得懂的“大白话”,开展理论宣传宣讲,将党的声音传到各个乡镇村落、传入老百姓当中。目前,宣讲已服务了2.6万人。
为寻根溯源,提升文化自信,实践团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,结合村产业特色进行宣讲设计,确保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宣传接地气、入人心、提影响。在当地政府的有序协调下,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并根据村民意愿,对炭冲村、东路村、古柏村以及锦塘村进行调查走访。其中,将炭冲村的发展历程、历史文化整理成册、方言收录、形成影像资料等,帮助炭冲村完成村史馆改造升级,并帮助其“微菜园”特色景观进行电商平台搭建,极大促进该村的乡村文化旅游事业。炭冲村的发展变化,形成了示范效应,带动了东路村、古柏村、锦塘村村史馆建设,当前,各村村史馆正有条不紊的进行建设规划。
同时,实践团还以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数字创意产学研平台为依托,对贺州市现存20余座宗祠、临贺故城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,按照“IP-产品-研学”一体化的商业模式,设计出茶具、纺织品等20余款特色物品,旨在打造贺州文旅宣传新名片,推动贺州宗祠文脉和非遗资源传承保护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。
在樟木林镇平田村,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实地调研,推广使用由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自主研发和中试生产“生物卫士”绿色环保生物杀虫剂,帮助农户解决有机蔬菜、水稻等普遍存在的植食性害虫问题,引导农民群众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,打造生态、绿色、名优果蔬品牌,助力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。
在昭平县平田村、古莲村等六个定点帮扶村,实践团还开展了义务支教、走进田间地头同劳作等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志愿服务活动和“体验脱贫成就,助力乡村振兴”调研献策实践活动。
“在短短的日子里,我们一起上课、一起义教、一起入户调研、一起……这让我感受颇多,收获满满。此次“三下乡”不仅是一次实践,还是一次生活的历练,是人生宝贵的财富!”在九如村参加实践活动的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傅红秋说道。来自政史学院2019级思政专业的杨晨说:“不管是登洞村的支教活动,亦或是登洞村的澳洲坚果基地产业振兴计划,都让我受益匪浅。作为我院的一份子,我很荣幸能参与此次实践,也很感谢与我一起攻坚克难的队友和朴实无华的村民。此次“三下乡”活动,更坚定了我以后走向乡村,走向一线的信心。”
据了解,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,我校紧紧围绕“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”的主题,以“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”为目标,确定“助力第一书记,献策乡村振兴”“青空间”等实践内容,以传递党的声音、保护乡村文化等多种方式,深入乡村开展为期11天的“走进乡村,才能振兴乡村”系列实践活动。当前,仍有部分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。